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光遇九游账号怎么切换 > 新闻动态 > 穿越时空的廉洁密码!这场“红色剧本杀”让主题党课“活”起来_创作_历史_厦大获得第三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一等奖作品《赤土青田》。
获得第三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二等奖作品《南侨征铎》。
“这比赛太燃了!”“这堂党课很生动!”“为这种形式点赞,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还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3月30日的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火热飞扬,激情四溢,一场以“崇廉尚洁清风气 青春有为勇担当”为主题的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吸引了千余名学生党员前来观看。
台上,来自不同高校、跨专业的10支队伍使出浑身解数,将他们精心创作的红色剧本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学生党员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到一个个平行时空,一同见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在烧脑推理中解锁廉洁教育的“密码”。
展开剩余68%如何让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弘扬?或许,已成为厦大党建思政品牌的“红色剧本杀”是方式之一。作为“红色剧本杀”大赛连续三届赛事的承办方,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和观赏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走进历史情境,去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涵。
从尘封档案里“挖”出廉政史料
本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历时3个月,共有6所高校参与、80余支战队在线竞技。“00后”青年学子以反腐倡廉史实为原型,结合寒假实践调研,从尘封档案里“挖”出廉政史料,在实践调研中捕捉时代痛点,整理、创作出60余部原创剧本,通过分析线索、辨别真相、作出抉择,不断增强青年学子对廉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大一学生董思远,是获得本届大赛二等奖的《南侨征铎》创作团队领队。该剧主要围绕抗日战争期间南侨机工挖掘滇缅公路贪腐乱象的史料进行创作。“我们埋首于浩瀚史籍,长达3个月的创作过程,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深化了对‘反腐倡廉’的认识。”董思远说。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党员雷嗣童,看完比赛大受启发。她说,这场特殊的党课“代入感”和“震慑力”太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绝对要系好自己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
创新形式沉浸式领悟感知
虽然每支创作队伍在台上仅有8分钟的展演,但大家不仅精心准备了剧本、相关道具、线索卡,还进行多次剧本内测,力求精益求精。这让本届赛事的评委、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彦龙特别兴奋。
“这是我参加评审以来,第一次遇到评审资料如此之多,评审桌都装不下。”首次近距离接触剧本杀的王彦龙在点评时说,这不仅体现出每一个创作团队的良苦用心,更体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种深度学习。这些剧本所涉及的题材,既挖掘历史上的廉政文化故事,也聚焦现实反腐问题,通过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吸引大众沉浸式领悟感知,这种创新的方式非常棒。
三年精心打造成为党建思政品牌
经过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三年精心打造,“红色剧本杀”已成为厦大党建思政品牌。2024年,该项目获评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
“经过反复打磨完善和内测的红色剧本,将用于扩充厦门大学红色剧本库。”作为“红色剧本杀”大赛连续三届赛事的承办方,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厦大红色剧本库建立以来,受到青年学子的欢迎,每个月有超过15个支部在剧本库中选本开展“固定党团日”活动。
如今,红色剧本杀不仅在校内生根发芽,也在校外开花结果。负责项目日常运营的厦门大学“凝‘剧’力”剧本杀团队,不仅多次受邀为校外党团组织提供志愿服务,还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设置了红色剧本杀活动体验中心。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少英 通讯员 陈思芃 马晓璐 图/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提供)
发布于:福建省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4-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 今年来了8个国家20名医生
- 2025-04-19从小众游戏到“精神桃源”,两周年的它为何成为“品类天花板”?
- 2025-04-19财经聚焦|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透视3月份PMI数据
- 2025-04-19神工股份: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汇添富基金、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 2025-04-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卡“塞上江南”